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韵律它就是书法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书写下的不止是文字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红领巾社团活动现场,黄埔小学严博文小朋友在扇子上写下“争做好少年”五个字,并将扇子作为礼物送给了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区委区政府在着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坚持传统文化和美育在内的五育并举工作,大力支持教育系统对标对表“先行示范,教育先行”发展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宝安区教育局正以打造中小学书法教育岭南教育高地为目标,通过建设示范学校、提升教师素养、课题协同攻关、设立教材基地等举措创建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示范区,努力把宝安区中小学书法教育办成“深圳样板、国家范例”
在红领巾社团活动现场,黄埔小学严博文小朋友在扇子上写下“争做好少年”五个字,并将扇子作为礼物送给了宝安区委书记姚任。
姚书记在信中讲到,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一撇一捺、一笔一划均有讲究、很有美感。希望严博文小朋友读好书的同时,坚持练好字,从小争做好少年!
区委区政府在着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坚持传统文化和美育在内的五育并举工作,大力支持教育系统对标对表“先行示范,教育先行”发展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书法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教育局着力推动、全面铺开中小学书法教育。创建区中小学书法教育示范校工作启动以来,各中小学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有关书法教育的课程政策与要求,在书法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师培训、成果展示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书专委、省教育厅教研室、深圳市教科院等部门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宝安区师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级各类书法比赛屡获佳绩,共获得市级以上一等奖198人次、二等奖325人次、三等奖522人次。
目前,宝安区教育局正以打造中小学书法教育岭南教育高地为目标,通过建设示范学校、提升教师素养、课题协同攻关、设立教材基地等举措创建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示范区,努力把宝安区中小学书法教育办成“深圳样板、国家范例”。
宝安区现获评全国书法示范校7所,分别为新安中学初中部、黄麻布学校、弘雅小学、宝安小学、上合小学、凤岗小学、燕山学校,省级书法教育教学基地3所,区级书法教学基地12所,区级书法示范校已有33所。
共有专职教书法教师 (硬、软笔)数:46人,兼职书法教师(硬笔)主要由语文老师兼任。专业高水平人才有两个第一:深圳第一个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深圳市第一个书法正高级教师、教授。
书法,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重要内容,更是黄埔小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2005年,黄埔小学与书法结缘。2012年,学校提出“书法普及”的理念,并确立了“以艺育德 以书启智 点面结合 多元联动”的书法教育总体思路,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不断挖掘育人内容,美化育人途径,并开拓育人活动,创新育人思路,在提升师生素养,打造办学特色的过程中,让每一位黄埔人都能体验到书法的快乐。学校于2019年获评“宝安区书法示范校”、2020获评“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21年获评“广东省书法特色教学与创作实践基地”。
自开展书法教育活动以来,下十围小学便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书法管理小组,以美术和语文科组作为主要备课阵地,高度重视,从经费、师资、宣传、课程、社团等多方面着手,大力推进书法教育。学校于2020年10月高分被评为区级书法示范校,2021年4月被评为广东省书法特色教学与创作实践基地。
学校确保每年的经费投入,优化学校资源配置。目前,学校配备了一间书法功能室,升级学校的书法走廊,创新教师书法作品展示空间,新建了覆盖全校的书法展览橱窗,营造了较为浓郁的书香翰墨氛围,为开展书法教育的各项活动做了充足的准备。
为造就一批能胜任书法教育的教师队伍,保证书法教学的实施,我校多管齐下,从理论素养、书写水平和书写指导能力等多方面开展师资培训。目前,学校拥有1名专业书法教师,18名兼职书法教师。
石岩湖学校的有恒书艺社,现有核心组社团成员7名,以高段学生为主,另有初中在线书法分社,做到“离社不停学”。
有恒书艺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软笔书法、摹写拓印、篆刻刻字、创意书法等,把传统书法教学与书法文化延伸进行融合,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添加艺术创新,让孩子能多方面了解书法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学校先后通过了“宝安区书法示范学校”“广东省书法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等评估。社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赛事,在第二届“宝安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社团学生百分之九十的入展率,多名学生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宝安区2021年中小学艺术展演比赛荣获初中组书法篆刻一等奖。在区内几届现场书法比赛中,也是收获颇多,奖项丰富。
上屋小学目前有在编专职书法教师4人,兼职书法教师42人,课后延时服务书法教师6人,特聘社团专业书法教师2人,开设有硬笔、软笔、篆刻3门特色社团。
学校坚持“积淀文化、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紧扣八十多年历史文脉,不断探索,全方位地构建了一套书法协同课程:运用“常规课堂”“午间课堂”“延时课堂”“社团训练”“专家课堂”5块阵地,将“讲授课”“练习课”“活动课”与“培训课”4种课型有机结合,有效融合校内外资源,多维度作用于学生书写习惯与习字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教学相长。
先后通过了 “宝安区中小学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宝安区国学教育示范校”等督导评估。
内容来源:宝安融媒、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下十围小学、黄埔小学、石岩湖学校、上屋小学